返回

第122章

首页
    无忧,为此在朝中引经据典地与李玄臻争辩,几次将其驳斥得下不来台。

     每每二人吵得不欢而散,云杉就会私底下问他:皇家的事,你且插手这么多做什么? 季鸿儒这时就会两眼一瞪,皇家的事,就是天下的事!我如何说不得?! 二人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吵,难免要生出嫌隙,再加上后来吕莲生的出现,更是让李玄臻和季鸿儒这对君臣关系雪上加霜。

     吕莲生是成了精的马屁,不管李玄臻说什么,都是连声附和外加不重样的陛下圣明。

    季鸿儒看不惯他,更难忍其阿谀奉承地将朝堂弄的乌烟瘴气,□□又直冲着吕莲生去。

     那时的吕莲生也还只是个小小的四品官,是以季鸿儒骂他,他也只能诺着脑袋应。

     可架不住李玄臻待见此人。

     吕莲生步步高升,季鸿儒自是觉出不妙,可谁都没想到,他竟会生出另立新朝的心思。

     季鸿儒此人名声在外,朝中处处是他的拥趸,是以登高一呼间竟也真的有几分揭竿而起的意思,再加上与稷元国君秦雄里应外合,当年黍米之变若不是被平圣公主无意中发现了印有季字玉玺的诏书,武朝只怕在一十四年就要被改朝换代。

     此事一出,李玄臻不得不血洗朝堂。

     可此事牵连之数实在太大,若尽数诛杀,只怕京都流的血一年都洗不净,是以李玄臻权衡良久,才选择将其流放豫州。

     至于后来又为何会流落衡芜山――或许是怕他们东山再起,李玄臻终究还是不放心。

     如此一番,终究是大伤了武朝元气,朝中光是被因此革职的官员就足有半数,以至于武朝后面几十人都人才空虚。

     这件事在武昭一十四年前后沸沸扬扬地闹了一年,而李玄臻也在这件事里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帝王才能,其杀伐果断,更是将朝中大权悉数握于手中。

    可到了最后,却仍旧有一件悬而未决之事:那枚刻着季字的玉玺,始终不见下落。

     季氏玉玺一日不见,帝王之心便一日难安。

     为了找这枚玉玺,李玄臻派人在季家宅院里掘地三尺却依旧一无所获,最终将其列为京都禁地。

    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