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王。
薛窈夭身为闺中女子,不懂朝堂风云诡谲,帝王之术,却也曾隐隐怀疑过,薛家是否为皇权之下的一枚棋子。
当年祖父因姑母而扶持承德帝,那么承德帝彻底稳固龙椅、利用完薛家剩余价值、且武将里也不乏后起之秀,那么傅尤又是否会恐养虎为患,担心外戚势力过大,又或薛晁阳起来之后,像薛道仁当年扶持他那样,扶持太子傅廷渊并超过他的可控范畴?
太子太子。
古往今来的皇帝唯恐太子碌碌无为,又恐太子势力过大,既要太子熟悉朝政,又不允太子私下里结交大臣。
薛家的覆灭既削弱了太子,又铲除了心腹大患,还一举端了一直不怎么安分的尧亲王。
一箭三雕。
“王妃又是否知晓,你祖父犯了何种忌讳?”
说忌讳不大准确,但那确实也是其中原因之一。
众所周知,大周高祖皇帝于马背上打的天下。
但自建朝以来,西戎和北狄之患一直未曾断过。
二者皆气候恶劣,物质匮乏,大周却幅员辽阔,地大物博,资源富庶。
是以常惹两地觊觎骚扰,虎视眈眈。
西戎和北狄一样,皆与大周鏖战多年,双方相持不下,各有胜负。
然而此前西州军却在阗山一役中,大败西戎十万大军,致使对方至少未来二十年都得修生养息。
但鲜少有人知道,西州军是“违”皇命出关的。
江揽州知道,也是因他手里有锦衣卫的人。
有道是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
战机一旦延误、错失,便是失不再来。
虽说按照大周祖制,出关前的将领都得“象征性”请命于帝王,承德帝也“象征性”给了保守答案,要西州军以守为主。
可西州距京城千里,待皇命抵达,西州已然打了胜仗。
这本来没什么,君臣本都是象征性走个流程,偏偏这次薛道仁和帝王没有默契,一方要出关,一方给的“守”。
西州军非但“违”了皇命,还打了胜仗。
仿佛一个无形的大耳刮子,以无比微妙的方式扇在了帝王脸上。
古往今来的帝王,龙椅上坐得越久,随着年龄增长,大都越发独断专横,不容违逆,也越发的心眼子小起来俗称多疑。
再者史上藩镇乱世,大都是武将做大。
既要人家为你卖命,又怕人家干掉你。
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,且从未停止过忌惮。
如此。
只要傅尤一日坐在龙椅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