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287章

首页
     “母亲快请坐,来人,上茶,您慢慢说,这是出了什么事?”周贵妃赐了坐,又不慌不忙地命人上了茶,才问起了缘由。

     “还不是那几个混账东西惹出来的事!”周母恨恨地说道,急忙将前因后果一一道来。

     周贵妃仔细听了母亲的一番话,才知道,原来,这事与她的几个叔父有关。

     周贵妃家是长房嫡支,她有几个庶出的叔父,当日祖父母去了,她家按例分了家,长房继承了爵位祖宅等物,其他几个叔父就搬了出去。

    结果,这次厘田开始了,他的几个叔父就去县衙告了一状,说长房分家不公,要求重分家产。

     县令不敢接手这个案子,最后,这个案子转呈进了府衙。

     “呵,母亲不用理会他们,别说只是告到了府衙,就算告御状也没用。

    爵位祖宅归嫡长,诸子财物均分是律法,哪来的不公?”周贵妃语气很是笃定。

     “娘娘!”周母苦笑了起来,“有些事,娘娘不知道。

    那几个混账东西,要求均分族产。

    ” “族产?族产是祭祀所用,怎能均分?府尹应当不至于这么糊涂吧?” 爵位祖宅以及族产,是周家最值钱的东西,这些东西向来归长房嫡支继承支配,族产的大头是祀田,所得用于祭祀、族学以及其他,肯定不能均分。

     所谓诸子均分家产,均分的是父辈的田地浮财等物,女眷嫁妆不在此列。

     “娘娘,府尹说,族产祀田,到底该由谁来继承,属于民不告官不究的范畴,一旦有人告了,官府就要按律法做主了。

    ” 景朝的田地,没有免赋税之说,所有的田地全部按等征收赋税,祀田也不例外。

     既然祀田不能免赋税,为何还有许多人家置办大量祀田,细细推究,却是与推恩令有关了。

     推恩令的应用很有些时候了。

     据传,史上有位皇帝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,要求诸侯将封地均分给子嗣,这么一来,诸侯的封地每一代都会变小,到了最后,诸侯国的势力自然变得越来越小了。

     这不是阴谋,而是堂堂阳谋,就算诸侯们知道皇帝这么做的用意,诸侯的子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支持推恩令,否则的话,封地全部留给了诸侯的嫡长子,诸侯国的势力的确无损,其他子嗣得到的东西就很少了。

     为了诸侯国的势力能够代代传,宁愿自己及其子孙后代受穷受苦,也不去支持推恩令,均分父辈的封地,这么舍己为人的人,也许有,不过很少见。

     既然人心如此,推恩令的支持者自然众多,为了各自的利益,诸侯国坚固的堡垒就从内部开始瓦解了,那位皇帝凭着推恩令,最终完成了削弱诸侯国,收拢权柄的目的。

    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
推荐内容